近日,由河南大学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办的“春节系列”全国大学生网络图文视频征稿活动评选结果正式公布。在此项赛事中,由文法学院积极组织,刘谦老师指导,余函明进行音乐翻唱和剪辑,石一鸣播音,姜淅文、张新宇负责作品宣发的纪实作品《侗乡春节》,凭借对侗族春节文化的深度挖掘与创新呈现,从全国千余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斩获二等奖。
《侗乡春节》聚焦侗族自治区春节的传统风貌与现代活力,采用图文视频融合的叙事手法,系统展现了侗族春节的独特魅力。作品通过田野调查,深入捕捉侗族大歌、芦笙舞、传统祭祀仪式等非遗项目的文化细节,并借助数字技术还原了龙津风雨桥的璀璨灯花、全民艺术节的歌舞盛况以及万明山巅的铜鼓震响。作品生动呈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共生场景,被顶端新闻赞誉为“夜色中的侗乡宛如神鹿驮千年侗韵奔跑”,充分展现了侗族春节的独特魅力。
河南大学非遗研究中心专家高度评价《侗乡春节》,认为该作品“兼具学术深度与传播活力”,不仅系统梳理了侗族春节的文化内核,更通过新媒体技术赋予传统节日现代审美表达,为非遗活态传承提供了创新实践样本。指导老师刘谦表示,团队成员余函明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历时数月发掘家乡侗寨的传统文化,以严谨的学术态度记录民俗细节,同时注重挖掘文化符号的当代价值,真正做到了“作品既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也是对非遗保护路径的探索”。
团队成员余函明表示,创作初衷在于“唤醒公众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关注,让非遗真正融入当代生活”。此次获奖不仅是对团队努力的肯定,也为传统节日的数字化传播提供了新思路。未来,团队计划在江苏海洋大学这片民族团结沃土中,继续传承和发扬《侗乡春节》中蕴含的民族团结内涵和侗族特色文化,持续记录侗族文化的传承故事。
本次活动吸引了全国百余所高校参与,提交作品涵盖图文、视频、交互设计等多种形式。获奖作品将通过顶端新闻、河南大学非遗研究中心等官方平台展播,进一步扩大侗族传统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吸引更多传统文化爱好者关注侗族文化,助力民族团结与文化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