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晚上七点半,文法学院中文研究生春季学术活动月第三场高端学术讲座在线上如期而至。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扬州大学原外国语学院院长秦旭教授应邀为大家带来了“戏剧性独白:J.希利斯.米勒对布朗宁诗歌的解构阅读”的精彩讲座。
秦旭教授长期从事英美文学和西方文论研究,著述颇丰。他曾在英国牛津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普渡大学访学,曾与米勒近距离接触,在学术上与米勒颇多交流,出版过学术专著《J.希利斯.米勒解构批评研究》。在讲座中,秦教授首先简要回顾了20世纪西方文论发展历程,然后以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解构主义耶鲁批评派代表人物米勒为代表,以其代表性著作《媒介即创造》为切入点,通过对米勒的现象学意识批评、文学异质性批评、文学述行性批评、媒介批评、全球化与电信时代文学辩护等内容的讲述,分析了米勒对当代西方批评话语建构以及后现代文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贡献。
为了让同学们对米勒的思想和方法有具体的感知与把握,秦旭教授重点介绍了米勒对英国著名诗人、剧作家罗伯特·布朗宁无韵体讽刺长诗《“大灵媒”污泥先生》的文本细读,提出了“戏剧性独白”的概念,将心灵感应作为解构主义的一种阅读策略。
最后秦教授对21世纪西方文论发展的两大趋势进行概括,揭示了西方文化批评的本质。他强调,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把“文化”作为战场的深层动因,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命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解构。他指出,今天我们研究西方文论,必须对形形色色的文学和哲学思潮加以甄别和批评,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