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春风化雨育桃李,五十七载英才广布展风华。23日至25日,文学院百余名杰出校友代表27届优秀毕业生载誉荣归,汇聚母校,参加淮海工学院建校三十周年暨办学五十七周年庆祝活动。
10月23日晚,1992级校友,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王玉琴博士为文学院2015级全体新生做了关于文学与人生的专题报告,拉开了文学院庆祝三十年校庆的序幕。24日上午11时许,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史顺良,文学院老领导夏春豪、董立业、秦慧珠、龚际平、肖振宇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校友陆续抵达铭豪酒店。师生重逢,同窗相见,分外激动,校友们仿佛回到了青春洋溢的大学时代,纷纷在签名墙上签字,与老师同学合影留念。
随着连云港市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文学院新闻系2012届毕业生谢梦奇的一声问候,文学院校友招待午宴热闹开场。学院党委书记马恒民,院长吴明忠,副院长芦海英,副院长张景兰,副书记、副院长田德勇,文学院原副院长、现任教务处副处长安俊丽一起出席招待会。院长吴明忠代表全院师生致辞,欢迎各位校友回家团聚。连云港市科技局局长、文学院中文87校友李莉女士,代表文学院百余名返校校友发言,表达了自豪、感恩的心情。文学院老领导董立业先生现场捐赠亲作国画一幅、书法楹联一对,表达对学院发展的美好祝福。随后,在文学院二十七届校友代表的见证下,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史顺良和连云港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中文91级王修杰校友一起为文学院和连云港报业传媒集团合作共建的“东方天书研究所”揭牌。揭牌仪式礼成后,文学院百余名校友和全体老师共同举杯,祝福母校前程似锦,共创辉煌。
是日下午,返校校友重回淮海园,见证母校三十年发展变化。下午三时,文学院校友座谈会在文渊楼306如期召开。各届校友代表和学院领导、老师一起追忆大学时光,祝福美好未来。
当晚七点,淮海工学院建校三十周年暨办学五十七周年篝火晚会在苍梧校区四食堂广场举行。文学院校友谢梦奇担任主持,妙语连珠,将现场氛围一次次推向高潮。文学院新闻141班张桐桐表演的独舞《年年有余》,舞姿曼妙,感情动人。更有文学院部分新生班级自发组织,从通灌校区赶来参加晚会,和师生们一起,围在篝火旁祝福淮海园。
篝火晚会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文学院的小记者们提前与校友们约定了时间,对载誉荣归的优秀校友进行了温馨的采访。在校生求知若渴的精神、校友代表亲切真诚的回答,都给予文学院专注人文的教学理念一个很好的诠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文学院薪火相传的求学精神,将会在日新月异的教学理念改革中,取得进一步的传承与发展。
25日上午,文学院校友汇聚在淮海工学院体育馆,与千余名淮工校友代表相聚,参加淮海工学院三十周年暨办学五十七周年纪念大会。中文85级校友、江苏倾城集团董事长许健代表全体校友发言,向母校献上最真挚的生日祝福,向老师们表达崇高的敬意。他说,今天的母校从当初的盐碱地,发展成为到处欣欣向荣的综合性大学,作为校友,他将一如既往地热爱母校、心向母校、支持母校。
纪念大会结束后,文学院全体校友在体育馆前合影留念。27届文院学子的青春仿佛在照片中得到重现。返校校友在两天返校生活中,感受到了淮海工学院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发展的强劲势头,他们坚毅的眼光、上扬的嘴角,都是定格在照片中对母校无声的祝福!
经过三十年的薪火相传,文学院共向社会输送4000余名合格毕业生,校友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在孔子望海、始皇东巡、中山建国的版图上,我们不患无位,而常患何以立,不患人不知,而常患不知人。”正如吴明忠院长所言,面向未来,在淮海工学院昂首阔步迈向创建江苏海洋大学新征程上,“文学院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坚定信心,奋发图强,为了早日把文学院建成一个在全省乃至全国更有水平、更有特色、更有影响的高水平文科教育研究机构而共同努力。”